西固工人福利区位于兰州市西固区,现为以居住功能为主,兼具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商业等功能的复合型“大居住社区”。“福利区”是“一五”时期建设的工业城市特有的城市专区名称,是为“156项重点工程”企业的职工生活提供服务的,由若干集中部署的居住小区构成的居住生活类专区。1954年版的《兰州西固工人福利区详细规划》初步划定了西固工人福利区的雏形,即狭义福利区。受工业布局影响,工人住房需求激增,西固区不仅在狭义福利区内安排了较多的工人住宅,还在区域外围规划了较多成套居住小区作为工厂家属院。本次西固工人福利区规划囊括了区域外围几处居住区较集中的地块,即北起西固路,南抵环城南路、南山和马圈沟的片区,全域共103个居住小区,其中老工业住区有24个)。
西固工人福利区苏式住宅现状
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业文明对西固工人福利区的空间形态、街巷肌理及文化形成等产生了深远影响。西固工人福利区内的苏式住宅不仅承载了不同年代的历史记忆,还见证了不同时期兰州市的工业发展。《下塔吉尔宪章》将工业遗产界定为“包括与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,如住宅、宗教和教育设施等”。《无锡建议—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》将工业遗产界定为“具有历史学、社会学、建筑学和科技、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。包括交通设施、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,相关工业设备,以及工艺流程、数据记录、企业档案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。由此可见,西固工人福利区内的苏式住宅属于“与工业相关的住宅”,应视为工业遗产,即居住类工业遗产。
当前,西固工人福利区内的苏式住宅正逐渐走向衰败并面临拆除。以兰州市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年为基准,截至2021年2月,狭义福利区内共有40处苏式住宅被拆除,现存有22处建筑未被认定为苏式住宅。目前,广义福利区中还有9处被《保护规划》认定为苏式住宅的建筑。据此,本次研究建议补充认定苏式住宅,具体拟认定的苏式居住类工业遗产分布。